網頁客服,歡迎谘詢
聯係我們
      工作時間
  • 周一至周五:09:00-17:30
  • 周六至周日:10:00-16:00
亟待開發的“地下寶藏”,人大代表建議盡快出台地熱能發電扶持電價政策
2024-03-07 17:38:52 32392
  • 收藏
  • 管理

    2024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,是實現“十四五”規劃目標任務的關(guan) 鍵一年。在各地全力發展經濟、擴內(nei) 需促消費的大背景下,多地政府工作報告提及“確保能源供應安全”“構建新型電力係統”“加快建設新型能源體(ti) 係”“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”等內(nei) 容,凸顯了能源電力在經濟社會(hui) 發展中的支撐保障作用。

    同時在“雙碳”目標的大背景下,我國傳(chuan) 統能源係統向hth登录网页入口轉型發展得如火如荼。按照我國“十四五”能源規劃的目標,2025年我國電力總裝機容量將達到30億(yi) 千瓦,其中靈活調節電源的建設將達到7.2億(yi) 千瓦。而在靈活調節電源的建設過程中,像地熱發電這類新型發電方式因具有建設速度快、調節性能優(you) 良等多種優(you) 點受到世界各國的重視。

    近日,全國人大代表、南京市工商聯主席、南京天加環境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蔣立在今年的全國兩(liang) 會(hui) 中提出了盡快出台地熱能發電扶持電價(jia) 政策,以此來推動我國構建清潔低碳、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(ti) 係,增強能源供應鏈安全性和穩定性。

    地熱發電亟待政策扶一把

    地熱能是一種清潔可再生能源,具有儲(chu) 量大、分布廣、清潔環保、穩定可靠等特點,地熱發電具有利用效率高,不受晝夜、季節、氣候等因素影響的優(you) 勢,對地熱資源富集地區優(you) 化能源結構、提振地方經濟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(yi) 。

    如今國內(nei) 多地都采取積極行動,探索地熱能發電的道路,由於(yu) 我國的地熱能發電資源主要集中在西藏、雲(yun) 南、貴州、廣西、川西、青海、新疆、山西(靠內(nei) 蒙)、內(nei) 蒙,當地不缺電,經濟也相對落後,即使當地政府想積極推動地熱能發電的項目,但沒有國家能源政策的支持,推動進展緩慢。由於(yu) 缺乏明確的扶持政策支持,地熱能商業(ye) 發電項目在我國麵臨(lin) 較大的經濟壓力和市場風險,許多潛在項目麵臨(lin) 落地難的困境。

    相關(guan) 調研數據顯示,從(cong) 地熱能發電裝機容量指標看,我國已由上世紀70年代末的世界第8位降至2022年的第18位,不僅(jin) 落後於(yu) 美國、日本等發達國家,甚至也位於(yu) 不少發展中國家之後,與(yu) 全球差距已明顯拉大。

    縱觀全球地熱能發電強國,幾乎都實施過或正在實施電價(jia) 支持政策以及相關(guan) 法規。在業(ye) 內(nei) 人士看來,技術和資源並非阻礙地熱發電發展的主要障礙,政策支持才是破題關(guan) 鍵。不僅(jin) 能直接降低地熱能發電項目的經濟風險,提高其市場競爭(zheng) 力,還能吸引更多的資本和技術進入這一領域,推動產(chan) 業(ye) 鏈的完善和升級。更重要的是,這將有助於(yu) 我國在地熱能這一清潔能源領域取得更大的發展優(you) 勢,也為(wei) 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和能源安全挑戰貢獻力量。

    就具體(ti) 政策而言,其建議地熱發電項目實施0.65-0.85元/千瓦時綜合電價(jia) ,上網結算基準價(jia) 為(wei) 當地煤電標杆電價(jia) ,超出標杆電價(jia) 的部分按照央地分攤比例原則承擔。規劃總規模50萬(wan) 千瓦,總補貼金額130-210億(yi) 元。根據50萬(wan) 千瓦示範項目實施情況再調整補貼政策。

    以實力為(wei) 地熱產(chan) 業(ye) “助燃”

    地熱能發電需要政策支持的同時也需要關(guan) 鍵核心技術的支撐。

    據了解,在地熱發電技術研發和應用領域,涉及地熱勘探、高溫鑽井、裝備製造和工程設計建設等關(guan) 鍵核心技術、人才和產(chan) 業(ye) 鏈已具備和世界地熱能發電強國相等的能力。以天加能源為(wei) 例,其研發、製造的地熱發電裝備頻譜齊全,容量從(cong) 最小65kW、280kW、1MW、到最大66MW,已成為(wei) 世界地熱能發電第二大公司。

    近年來,天加能源以領先的熱能技術創造出國內(nei) 地熱項目的兩(liang) 個(ge) “第一”——山西大同的中國中東(dong) 部首個(ge) 高溫地熱發電項目和河北唐山的中國首個(ge) 幹熱岩發電項目,為(wei) 中國綠色清潔能源的開發提供了可靠的技術解決(jue) 方案。

    2023年,天加能源與(yu) 香港中文大學(深圳)城市地下空間及能源研究院簽署地熱能發電戰略合作協議,集合行業(ye) 智慧,著力打造“地熱能利用中國方案”,推動地熱發電和梯級利用。天加能源表示,接下來將持續聯合多方力量共同推動大理等“地熱寶藏地”開展深層地熱能勘探、促進地熱發電產(chan) 業(ye) 高質量發展,同時為(wei) 零碳城市建設做出貢獻,走出一條以綠色為(wei) 底色的高質量發展之路。

    值得一提的是,在地熱能發電生產(chan) 過程中,地熱水是被納入礦管的能源資源。然而,依據可再生能源法,地熱能屬於(yu) 可再生能源。對此蔣立建議,對符合技術標準高效清潔的地熱項目減免地熱資源稅。

    在“雙碳”目標下,作為(wei) 五大“非碳”能源之一的地熱能資源,亟需獲得與(yu) 風光水等能源同等的重視,應通過政策引導和支持,盡快開展商業(ye) 化應用,形成規模開發,進一步助力綠色低碳轉型和高質量發展。

    與(yu) 國家發展戰略同頻共振,不斷增強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(zheng) 力,這正是時代賦予民營企業(ye) 的使命。

    (來源:中國經濟新聞網)

    上一頁:張家口能源產業發展協會成立大會順利召開 能源產業再添強力引擎 下一頁:遠程星瀚H醇氫電動重卡3000公裏護送衛星,再度驗證醇氫技術可靠性
    全部評論(0)
     
    網頁即時交流
    QQ谘詢
    谘詢熱線
    020-28998648